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计划规划 > 2014年365bet官方直营工作总结

2014年365bet官方直营工作总结

来源:办公室    时间:2015-03-13        浏览次数:

 

2014年365bet官方直营工作总结

2014年,云南检验检疫局在质检总局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质检改革年为契机,贯彻落实“十二字”工作方针,切实转变作风,主动改革创新,在服务云南桥头堡建设进程中同步推进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谋划和推动事业改革发展

抓改革谋全局,统领事业改革发展党组带头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首届中国质量(北京)大会精神,扎实开展调查研究,以加快职能转变、深化检验检疫改革创新为中心工作,成立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资源整合、法检制度改革和通关及特殊开放区域建设3个工作组,落实总局深化改革工作部署,探索构建“放、管、治”三位一体质量提升格局,制定完善工作方案措施,边研究边推进,边探索边实施。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作风转变推动工作落实。抓班子带队伍,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组织开展第二批活动和第一批活动整改落实工作,大力整治作风,推行工作动态通报、工作汇报和学习“三项制度”,施行开门办公、首问负责、一次性办结等制度,强化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加大考核和问责力度,推动工作落实。第一批活动5个方面1335项整改工作已完成,第二批活动已形成整改方案,2014年会议、发文分别减少5%27.8%,废止规章制度97项、修订36项、新建4项,办公用房整改到位,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二、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检验检疫职能转变

通关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推进无纸化报检、原产地证无纸化申报、通关单无纸化联网核查工作,20149月全省范围内实现通关单无纸化联网核查;106家企业享受直通放行、绿色通道政策。加大区域通关协作力度,实现西南六省(区、市)直通放行和无纸化通关;10月与广东、深圳、珠海签订通关便利化合作协议,实现信息共享、执法联动。加强关检合作,8月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进“三个一”通关模式改革,10月云南9个口岸实现了“一单两报”;参与地方电子口岸建设,一期项目预计年底验收。

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深入推进积极探索创新出口烟草和进口矿产品检验监管模式;探索出口危险品、食品、农产品和进口工业品分类管理,完善分类管理制度体系,54家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创新边贸监管模式,实现边民互市进出口商品电子化管理,创立边贸“全申报、全备案、可追溯”模式。

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取得初步进展。落实国务院推进全国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工作部署要求,先行先试,完善全局实验室规划布局,在5个分支机构设立技术中心分中心、3个分支机构设立保健中心口岸工作部,启动对11个分支局41个常规实验室的规划整合,构建一体化检验检测服务平台;提升技术保障能力,将技术中心纳入省政府食品安全技术支撑体系,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检测平台作用。

构建质量提升格局扎实推进。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4项,取消出口生鲜果蔬食品包装等性能检验鉴定;在企业“协检”和“自检”基础上,取消出口种苗花卉基地注册备案,缩小检疫除害处理范围,大幅降低出口鲜切花抽检比例;积极推动进出口企业信用管理系统在全省范围内的推广使用,10月底完成所辖企业周期评定工作,并于每季度通报应用情况;开展“质量月”“3?15”等活动,“双打”中查处违法案件16件;发挥松茸商会作用,规范行业经营行为,强化行业自律,推动质量共治。

三、强化疫情疫病防控,严守国门安全

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完善。云南边境地区疫情疫病“3+1”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有效运行,加强边境疫情疫病监测和风险分析,开展医学媒介生物监测和本底调查,扩大疫情监测网络覆盖面;加强口岸查验和现场检疫,提高检出率,及时处置疫情;加强部门协作,落实信息通报共享制度;加强与周边国家交流合作,举办中缅检验检疫交流研修班,与老挝、越南农业部门联合开展实蝇监测

防控工作有效性不断提升。抓好埃博拉、登革热、恶性疟疾等防控工作,与省卫计委联合制订应急处置工作方案,发放资料25万份,保障防控物资投入,开展登革热等5种疫病的快速检验,顺利完成1436人次朝觐人员检验检疫保障工作,有效防止了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疫情传入加大打击边境走私动物产品力度,截获非法入境动物2.96万头(只),动物产品262吨;在全系统首次从老挝进口的花梨木中截获7种林木害虫,其中3种为检疫性害虫

四、多措并举促发展,全力支持云南桥头堡建设

加大多层次政策支持力度。争取到总局对云南特殊开放区域建设,南博会、昆交会等国际会展业以及云南烟草、昆明轻轨、中石油炼油等重大建设项目的多项优惠政策;主动出台促进云南对外贸易稳定增长11条措施;推动建成4个进境种苗指定口岸、3个粮食指定口岸和1个进境水果指定口岸;严格执行国家减免收费政策,共减免收费4253.82万元;签发优惠原产地证金额同比增长28.61%,企业可享受进口国减免关税约5994万美元。

推动解决周边国家输华农产品检疫准入问题。落实国家“睦邻、安邻、富邻”周边外交政策,结合云南扩大对外贸易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开展缅甸大米、玉米和老挝印奇果输华风险分析工作,20149月,总局与缅方正式签署缅甸大米、玉米输华植物检验检疫要求议定书,缅甸大米、玉米获准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入中国,实现近年来中缅贸易发展新突破。

力促云南优势产业、特色产品出口。优化调整出口鲜松茸的检验监管模式,降低抽检比例,实施动态监控,促进鲜松茸出口;开展食品农产品认证行政监管培训和专项监督检查,帮扶大理宾川、楚雄元谋等6个县、市高原特色农产品主产区建设质量安全示范区,面积达85万亩,位居西部前列;开展云南茶叶检测项目普查,推动云南茶叶出口欧盟受阻问题的解决,有效应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帮扶罗非鱼产品顺利出口,货值同比增长74.7%

五、狠抓自身建设,切实提升服务发展的能力水平

科技兴检取得新进展构建以省局技术中心为枢纽、16个分中心为基础的数字化实验室管理网络系统,全系统唯一的国家咖啡检测重点实验室在普洱通过考核验收;组织申报总局科研项目17项、检验检疫行业标准4项,自立项目10项,完成15个项目的验收和成果登记;“几种反刍动物疫病检测试剂盒研制与应用”项目荣获总局2013年度“科技兴检”三等奖。

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完成丽江机场、金水河、清水河和猴桥4个口岸达标验收,目前共12个国家一类口岸通过了考核验收。勐腊磨憨口岸实验用房建成投入使用,瑞丽局技术业务用房项目开工建设,基层条件进一步改善。